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医生留言  |  手机客户端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专科专家   用药指南

妇科   男科   儿科   骨科   肝病   肾病   胃病

心脑   肿瘤   风湿   皮肤   肛肠   眼科   口腔

方剂   药典

疾病   症状

健康信息   医学园地   急救

药学园地   国医家园   保健

明医   传承

名家   视点

  医学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 > 医学园地 > 医学文化
 

温长路:中医文化传播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来源:综合   发布时间: 2022-04-04 17:58:00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任务。既不能将学术与文化对立起来、隔离开来,也不能宣传唯文化论,用文化淹没学术、替代学术,要解决好二者间的关系问题,达到以文化建设带动学术进步、以学术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目的。
  中医药文化普及的产品(报刊、书籍、讲座等)虽然有时政性和非时政性之分,但都必须围绕事关国计民生的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这个基本主题,并为之高呼呐喊,用合力完成共同的美好追求。任何偏离轨道、脱离国情、远离民众的宣传,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允许的。
  成功的中医药知识传播活动,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灵活的表现形式、生动的表达艺术,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学问。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逐步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路子来。
  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的这段话,起码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人类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具有深邃的哲学智慧;中医学包括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两大体系,是完备的学科;中医学具有文化、科学双重性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依据以上理解,笔者对当前中医文化传播普及的意义、作用和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做点探讨,供大家参考。
  把健康的文化传播给民众是我们的基本追求
  文化,是以文化人、以文化物(自然、社会),教化天下之学问。它揭示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勤劳智慧、传承创造的意识形态和悠久厚重、丰富多彩的社会文明。中医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中医学的特殊属性。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关系中医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任务。既不能将学术与文化对立起来、隔离开来,也不能宣传唯文化论,用文化淹没学术、替代学术,要解决好二者间的关系问题,达到以文化建设带动学术进步、以学术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目的。
  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生活实践,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他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件极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学者而言,能够并应该做的,就是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小学校,走进城市社区,走进村村寨寨,做些传统文化“扫盲”的工作,唤醒实际还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工人、农民、学生写些通俗的读物,并和文化创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奥的道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话语展现出来。话又说回来,普及、通俗化的工作并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
  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代表的讲话中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中医药的发展,当然不能脱离这一主题,把健康的文化传播给民众是我们的基本追求。其中,中医药知识,特别是养生防病知识的普及,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养生防病,是获得健康的积极手段,是中医的强项,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几千年的实践和经验中,中医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东方民族特色、适合东方民族生活习惯的行之有效的养生防病理念和方法,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并经过不断丰富、完善、修正,世代传播,指导着民众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对养生保健知识需求的不断增加,围绕以养生防病为中心的各种知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学者走到养生防病知识传播的前台,通过他们的手(作品)、他们的口(讲座)、他们的示范作用,把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科学知识送到他们中间,为国民健康素质的增强和提高、为中医药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传播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催化、指导作用,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这是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的主旋律。
  当前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错觉和盲点:一曰把文化当“泡”(沙化、氧化),二曰把文化当“盘”(固化、神话);三曰把文化当“筐”(泛化、滥化)等。显然,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抓文化建设,最终导致的必将是文化的扭曲化和不着边际化。
  从中医药影响力在国内外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养生防病知识不断提出高要求的前提来看,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还有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如认识上,一些人对普及工作的重视还不够,甚至看得过于简单,认为从事普及工作是“小儿科”;人员上,这支队伍的人数还显得严重不足,临床专家,特别是大牌专家参与得较少;形式上,传播的手段还比较单纯,一些内容缺乏新颖性,更缺少对中医药文化和知识普及的深度等。
  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富国,就必须既要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满腔热情、用心用意地热爱和保护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坚定的文化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积极努力地追求和进行文化的创造和重建,还要树立足够的文化自谦、自律,开放胸怀、谦诚虚心地汲取和接纳可为我所用的进步文化。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中医药传播和普及工作向着进一步反映中医、传播中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更高目标发展。
  中医药文化传播普及中应处理好十个关系
  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包括理念、内容、形式、表述手段、方法、效果等多个方面,如何处理好以下十个关系,值得引起注意。
  政治与学术
  中医药文化传播是政治还是学术?答案是二者兼有之。作为导向,它要传播和普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主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因此,既不可能是纯政治的,也不可能是纯学术的。文化普及的产品(报刊、书籍、讲座等)虽然有时政性和非时政性之分,但谁都必须围绕这个基本主题,并为之高呼呐喊,用合力完成共同的美好追求。任何偏离轨道、脱离国情、远离民众的宣传,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允许的。
  我们的民族是东方民族,东方民族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文化传播和普及的着眼点不能离开这个要素;我们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的路子和特色,文化传播和普及的立足点不能脱离这个前提。健康的指数,与国家富强程度血肉相连,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既需要人力,又需要财力,还需要过程,每个人都要把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放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去考量,而不是用观察员的态度站在圈外指手画脚。发现问题、看到落后是好事,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而不能用发牢骚、无端指责,甚或极端的态度去解决。作为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中医,其文化传播和普及必须始终要坚持鲜明的立场、清晰的导向,利用好自己把握的平台去引导光明、引导未来、引导希望,传播正能量,播种凝聚力。
  文化与科学
  中医学是文化还是科学,在学术界有过不同的看法和声音。中央的声音很明确:“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呢?我么可以从古老的《易传》中找到答案。《易传》称:“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中”,它上可通道,下可达器,基本是属于混沌的中间状态。从这点出发去认识它具有的文化和科学的双重属性界定,比较有说服力。科学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人类对一些问题客观认知的程度和评判标准,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解释现象;文化是人类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处世规范,其最主要的作用是阐释意义、提供价值判断。两者并不对立,而是各有各的分工。正如医学、医生可以解释人的身体组织,不能解决人为什么活和如何能活得有意义的问题一样,人类需要科学之外的东西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文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基于人类求生存的需要,来源于长期生活实践的积累、升华和考验。天人相应观、整体认知观、辨证论治观构成它学科的精髓和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底蕴、哲学元素的科学观,符合人类生命科学不断进化和进步的规律,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律性和指向感。是否可以说,中医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性科学,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多元化并行的典范。
  创新与普及
  学术创新与学术普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只是以不同的表现方法面对不同的对象罢了。没有学术创新,普及就失去了的对象;没有学术普及,学术就无法得到推广。
  中国科协在《科普人才规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的创新和科学的普及是一个双重的目标,普及和创新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些人的眼中,重学术轻科普的现象明显存在,甚至把做科普的人污为“二道贩子”,把写科普作品说成是“抄来抄去”,使科普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不少做科普的人在单位里面都不敢说,也不敢报科普奖,因为怕别人笑话,怕人家说“你只会科普,不会讲前沿的学术问题”。即便得了奖,有的单位也不把它与其他科技奖同等对待,采取降格使用的错误做法等,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在2012年3月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时,痛陈科普被不理解的状况。他同时建议国家要加大对科普的投入,像支持科技人员搞科研一样支持科普。有关部门表示,今年起将在863、973等重大科研计划中增加科普工作试点,探索科普工作的规律。民族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普、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科普,普及是关乎国家发展和前途的大事,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者,要理直气壮地去工作,并且要争气卖力做出成绩来。
  高雅与通俗
  有人说,中医药文化和知识的普及是属于俗文化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话是对的。学问的本身就有雅俗之分,这才有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概念。普及涉及的主题,都是与人们生活直接发生联系的有关吃喝拉撒睡的内容,有雅有俗,俗的成分占主要的位置。秀才们说的话,他们有时听不懂,这是很正常的。我们的不少作品(讲座)满篇都是他们听不懂的学术语言,费力费时讲了半天却受到他们的冷落,心里很不平衡,因此就责怪他们的“欣赏能力低”,其实真正的原因在我们自己。普及的对象,不是学术界内部的学术报告。对象不同,表述的手法有异,这是交流、沟通的基本法则,普及的受众中有高文化层次、中文化层次和低文化层次之分,要有不同的讲法才行。这是从事传播和普及的专家随时都要面对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个稿子讲遍全国的“通吃”法则,肯定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在掌握常法的基础上学会变法,用既不脱离学术本质又最接近生活的语言、方法去揣摩受众的心理、感召受众的心灵,让养生防病知识入脑入心,化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满足他们生活的需求。
  食疗与食养
  “民以食为天”,中医又有“药食同源”的理念,在养生科普讲座中,涉及饮食养生的作品(讲座)最多。如何把中医的概念表述清楚、体现出中医学的特点,是值得认真探究的,也是民众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食养与食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关于这一点,中医典籍中早有论述,如《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空腹则为食,患病则为药。”意思是说,同一种药食两用之物,作为食物使用,看重的是它的营养;作为药物,看重的是它的药效。譬如绿豆,如果作为食物,利用的是它的食性(性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只要体质、喜好和节气符合就可以选用,用量以食论;作为治病,它就成了药物,必须有严格的适应症、禁忌症和用量,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如果混淆了二者的概念,药与食不分、养与疗部分,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任何食物和药物的作用都是局限的,都不能包治百病,没有唯一性和“最好”、“最坏”之分,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自主选择、多项选择的。不分青红皂白让全民都去吃某种食物、用某种药物是不科学的,是脱离中国国情、民族习惯和中医基本思想的。
  养生与养病
  养生与养病,是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前者重在以求健康为目的,后者重在以防疾病为目的。当前的养生作品(讲座),大量的是把重心放在前者的,差不多都是围绕如何吃好、玩好、乐好为主题的,而对后者的问题涉及不够,或程度较浅。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倾向,也是需要我们深层次开发的一个强项。在过去、当今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仍然是疾病。统计表明,每年全球因病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数字。以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病为例,心脑血管疾患、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四大疾病每年的死亡人数都令人咋舌,分别为1700万、760万、420万、130万,其中有30%的死亡者的年龄还不足60岁。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属于这些疾病的高发国,并且呈不断年轻化和总体升高的趋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2》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9亿人,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该病;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到2.66亿人,但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低于40%和10%,惊心动魄的数字魄啊!这些疾病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到人的生存状况和寿命。防治慢病,是中医的强项,也是中医切入社会需求、切入国家医改的主要途径,有太多的表现空间。从养生角度看,这些疾病的成因虽然复杂,但有几点特征却是共同的和主要的,那就是:烟草使用、缺乏身体活动、有害使用酒精和不良饮食。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提倡科学养生,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养生作品(讲座)需要在这些问题上做足文章,以为国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偏方与正方
  偏与正,是相对而言的,偏方,多指在民间流传的,在一定区域内、一定人群中使用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使用前一般都不经过医生的指导;正方,是指在医生指导下的处方,多是经过一代或几代人长期实践、验证过的处方,大多是在书在册的。在历史上,二者曾互为补充,共同为维护民众的健康起到过重要作用。
  中医科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正方在人们的应用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也是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主要内容,安全问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大量的偏方(单方、验方),迄今还在民间占有一定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也具有中医基础和原创的性质,需要认真挖掘、整理、提高和规范。问题是,这些偏方不仅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个体化特征,不是谁拿来都可以用的,而且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有一些是根本没有效果或违反科学的,盲目传播可能会对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危害。因此,对偏方的宣传,一定要把握原则,区别情况,采取严肃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方法,引入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研究、甄别,让它们作为正方的补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来。当前的一些养生保健宣传中,有明显夸大偏方作用的倾向。一些作品(讲座)过分渲染偏方的作用,结果会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求奇、求快和不求甚解上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冷静思考。
  引用与发挥
  引用古人的、同行的、相关学科的、国外研究的观点或成果,是增强对问题论述、论证可信性、说服力和广泛性的重要手段,这是毫无争议也不可置否的事实。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引用是建立在作者原创思想的基础之上、能为原创作品提供有效服务的。因此,必须正确理解被引用内容的真实含义、确定被引用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认真考虑传播后可能引起的反映、影响和后果。千万不能从单纯追求趣味性的目标出发,用猎奇的、逗乐的态度一味引用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甚至是背离科学的唯心主义说教去吸引受众的眼球,更不能把脱离我国国情、脱离政治原则、脱离社会现实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塞入到我们的作品(讲座)中去。也不能把假设中的、研究中的、不确定的一家之言当作真理去传递。对引用的外来材料,一定要三思而行,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以讹传讹。引用的材料,并不能免责。对任何问题的介绍都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能进行极端的、夸大性的宣传,特别是不要出现自相矛盾的说法。对于中国古文化中一些尚有争议或尚未被认识的问题(如风水学、预测学等),宣传时也是要持慎重态度的,弄不清楚的可以不说,可以等等再说,最好不要做不负责任的盲目解读。
  书本与实用
  有人说:“读书多的人,不一定就是看病效果最好的医生。”这话有它的道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实际操作与书本上说的不一定能完全吻合。老百姓讲求的是过日子,过日子就得讲求实际,养生保健作品的主题必须向他们的这个基本需求靠近,只有符合他们的口味,老百姓才能接纳。一些作品(讲座)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喜欢在哗众取宠上做文章,乍一听,挺吸引人的;细琢磨,却不好使。不少讲食谱的人,自己不会做饭炒菜,又不虚心向懂行的人求教,却关起们来抱着书本、打开网络制造起来,本来一个简单的烧土豆丝,结果变成了需要十几种辅材才能完成的复杂菜肴。我们不反对把菜做得好一点、美一点、精一点,但最重要的是把菜做得既简单又实惠、既科学又好吃,这才是普通老百姓的基本想法。我们的专家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去了解老百姓的真实需要,讲出他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知识来。
  中医与西医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东西方在认识论上的不同。正如钱穆先生所论:西方文化是以转换为特点的线性更替,总是后浪覆盖前浪;东方文化是以扩延为特点的非线性平行进步,保持绵延不绝。中国文化强调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创新不是背叛,不是剥离,也不能再造。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应当掌握这个基本原则。文化与科学的传播和普及,要突出学科特点。中医自然应当姓“中”,这是肯定的。要把中医的基本防病治病知识、中医的养生保健之长(特别是有关中医体疗的、食疗的、心理疗法的等)介绍给群众,同时要结合现代科学的先进成果(包括现代医学),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精华,丰富自己作品的时代感,从多侧面突出中医的科学性。突出中医的特色不等于拒绝其他学科的知识,更不能攻击西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健康和疾病的无限性与医学认识活动的有限性,决定了医学的多元性。全球时代的医疗保健体系,必然也是不同医疗文化体系的对话与互补;当代中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必然是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优势互补、通力合作的结果。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是国情决定、国策确立、国计需求、民生选择的基本方针。
  2013年8月20日,习近平同志会见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表示要致力于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人类发展进步的共同目标出发,中西医都需要有更多的大度、包容、团结精神,扬长避短,海纳百川,携手完成时代赋予的共同使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工作,是实现中西医学结合和多学科知识沟通的最佳窗口和试验田。
  中医学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是多侧面、多途径、多角度、多靶点的,学归一家(中医),说在百家(各家学说),同一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述,这是常见的和允许的。对于同行作品内容的不同看法,要善意指出、友好切磋;对于明显的错误,也应通过适当的渠道争鸣和解决。武断否定别人,甚至不分场合的批评、攻击是不可取的,是职业道德缺陷的表现。
  如今,中医遇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传承中医,时不我待。如何进一步取得老百姓对中医的信任、信赖、接受、使用,是未来中医事业面临的新考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一工作,拉近了专家与大众、中医药学术与普及的距离,其效果是其他传播方式不能取代的。
  一本好的养生保健书籍、一场成功的讲座,都是一次复杂的创作过程,是对专家学术水平、语言表达艺术和与社会沟通能力的综合考验。演员有“台上十分钟,台下三年功”的说法,成功的中医药知识传播活动,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灵活的表现形式、生动的表达艺术,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学问。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逐步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路子来。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牢记传承中医的崇高使命,热爱这份利国利民的工作,加强学习交流,不懈努力进取,就一定会成为受群众欢迎的出色传播者、优秀科学家的。
温长路教授简介
  温长路,笔名文苕、寓愚,中医主任医师、教授、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期刊图书审读专家,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精品期刊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分会会长,中国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指导专家等,同时担任多家中医药院校的客座教授、多家杂志的顾问、多家报刊的专栏作者、多家电视台的主讲嘉宾。长期从事医学教育、临床、科研、管理工作,对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科普、中医基础理论、卫生政策和中医内科脾胃病及部分疑难杂症的研究有较多收获。连续策划、主持、参与大量的中医药文化、科普与学术传播活动,作各类讲座及学术报告500多场(次)。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文史、政论、科普类文章2000余篇,出版著作100种。其中有的作品被收入国家编纂的相关著作大系,并获得政府奖项;有的作品多次再版、重印,有的作品被译成外文出版。主要事迹被国内外几十家媒体报道,并载入《英国剑桥名人录》《中国科学家传记》等30余种辞书。
 

相关链接

 
  网友关注的专科专家

 王暴魁

 王辉武

 蒋国庆

 章立群

 李志新

 葛立宏

 邓辉

 金静愉

 李东平

 林洪生

 贾六金

 张沛霖

 朴炳奎

 陈信义

 魏日胞

 陈长怀

 吴光炯

 王坤根

 孙良佐

 孙树椿

 鲁大鹏

 武连仲

 丁书文

 刘宝厚

 俞光岩

 路瑞芳

 于西佼

 米子良

 邓飞龙

 刘劲松

 毛德西

 陈晓勇

 王以玲

 张代钊

 王宪娥

 梁逸超
  网友关注的健康顾问

 尕藏久

 杨晋东

 左玉环

 雷虎成

 单晓春

 战泾燕

 阿旺洛

 张军鸽

 杨凤明

 王再贤

 郭宪章

 刘德臣

 黄震

 李佃贵

 刘执玉

 刘金银

 尹晓东

 朱文正

 聂文涛

 庞继军

 秦瑞琳

 梁红旗

 徐修信

 赵金柱

 彭作强

 齐呈江

 薛应中

 鲁沿坪

 张羽超

 刘明凯

 邓绍明

 李桂

 王保辰

 李振虎

 蒲正荣

 陈中玉
  网友推荐的健康顾问

 谭树保

 岱庆巴

 崔源水

 顾文忠

 管柳军

 李成耀

 龚鹏生

 王保辰

 尕藏久

 彭作强

 索旺

 张羽超

 张军鸽

 李立华

 鲁沿坪

 徐进

 卢静

 王和见

 郭宪章

 柳俊平

 阿旺洛

 蒋龙春

 李振虎

 庞继军

 杨景华

 王辉

 黄震

 王钟平

 刘明凯

 徐光亚

 武光良

 赵金柱

 倪新元

 彭观水

 杨荣松

 吴兰珠
  网友推荐的专科专家

 章立群

 路瑞芳

 鲁大鹏

 俞光岩

 于西佼

 王以玲

 李建军

 陈晓勇

 朱安龙

 童冠会

 梁逸超

 高如宏

 吴庆军

 王鸣军

 张代钊

 林洪生

 陈信义

 陈长怀

 蒋国庆

 李志新

 李家驹

 宋三泰

 朴炳奎

 李杰

 张西俭

 张沛霖

 武连仲

 毛德西

 吴光炯

 危北海

 魏日胞

 刘宝厚

 王辉武

 刘燕玲

 孙树椿

 郭剑华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未经受权请勿复制。

部分文字信息、图片来源于其它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