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健康信息

药学园地

明医

名家

国医网 ——中国国医信息门户网站

首页 > 关注 > 有道 > 健康有道
【健康有道】陈玉成:伤寒和温病两症的治法
来源:陈玉成   发布时间: 2022-10-28 
  一、伤寒症
  伤寒症是急性传染病,医者见病必治,切勿迟慢, 迟则传经后果可危。因风寒伤人,必以太阳经为首,因太阳经脉,行于皮肤,风寒若侵入皮肤,则太阳经脉就受伤,若不马上辨清“风”或“寒”,只见外表症候群,随症用药,不可或迟。因风属于阳,寒属于阴,如初病之日,畏寒颤抖,身骨俱病,耳中响动,微微发热,身燥无汗,胃口恶臭,食不知味,身躯软重,不能起床,面色青惨,其势凶暴,这是“伤寒症”的临床正症,必用麻黄汤大剂急服,无效再服,在一日夜之间以身凉为效。如2~3剂无效,病必危险。因伤寒症传经迅速,阴阳之分最易误人。入于阴经之症,不论阴阳皆能伤人,阴症死人最速。伤寒症初病:身凉恶寒,其脉浮紧者是太阳伤寒;身凉恶寒,其脉沉细或迟者,是小阴之阴症。初病要认阴阳,要记着5~6日以外,身热有汗、恶热、口渴是三阳里症(阳明腑症);5~6日以外身热恶寒不渴,是三阴表症;5~6日以外,身不热、不汗、脉沉是三阴之症;若脉沉而数,口渴者为阴经之阳症,宜清火。是治“伤寒”症的宗旨。
  二、春温症
  1.冬寒内伏,藏于小阴,入春发于小阳,以黄芩汤为主。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是温热病的治法。若外邪先受,引动里伏热,先清凉以解新邪,继以苦寒以清内伏热。有验方:鳖甲12g、连翘12g、半边莲12g、藿香12g、银花12g、小茴12g、青蒿15g、黄莲10g、甘草4g、杏仁12g、栀子12g、黄芩20g、京芥12、川贝6g、双白皮10g。煮法:用清水2000ML煮一小时,每日两次,饭后服,早晚一次;下午再煮,煮法如前,再服,每日一付药连服三日治愈。
  2.若失治卫外之邪已盛,又内蕴伏热,咳嗽痰鸣,舌尖或舌边出现绛色,脉已沉实,注意防范逆传心包,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时若不知,用养阴清热以救胃家的邪滞,救营开窍,则内闭外脱,因营热下行与肝结合,两厥阴同病,抽筋而死。急救本方(救营开窍)属于“肺诺卡细菌感炎重症”,用以下验方医治:鳌甲15g、银花12g、生地15g、石青25g、黄柏12g、苏子12g、葶苈子20g、小皮15g、木瓜12g、秦艽12g、半边莲12g、栀母12g、甘草4g、赤芍15g、元参15g、地骨皮12g、土茯苓20g、麦东15g、川贝10g、石斛12g、青蒿15g、黄芩20g、丹参15g、枳壳15g。
  3.因心不受邪,受邪则死。邪必上克肺金,出现咳嗽汗多,汗为心液。肝木生在心火,同样肝木养于骨水,温邪最容易伤阴,肾阴损伤不能养肝木,肝主筋,易抽筋,心肝两脏交病必出现神昏惊厥,病变百出,热深厥深,危亡立至。热传心包,是温热病中一种关系生死的病变。因心不受邪,受邪则死。心包是心的卫外,肺之下,肝木养在肾水,肝主筋,易抽筋,又遇心火,下行求救,两火相遇,形成母子受困,心肝两脏皆病,出现神昏惊厥,热深厥深而死。救治之法:①牛黄清心丸;①独参汤急用或可回春。
 
作者简介:
  陈玉成 男,1936年8月出生,海南省三亚市人。从医60多年来,刻苦钻研中医经典名著,精通中医药理、病理,注重于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分析,结合中药独特本质与疾病的特点,研制了36种方剂,对疮扁、骨折损伤、骨头坏死、小儿麻痹、小儿脑瘫、中风瘫痪、脑血栓、婴儿败血症、口腔咽喉诸疾、妇女乳腺增生(或肿瘤)、子宫肌瘤、血崩、不孕不育症、脑瘤、肝癌、肺癌、子宫癌等有所研究。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未经受权请勿复制。

部分文字信息、图片来源于其它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