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医生留言  |  手机客户端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专科专家   用药指南

妇科   男科   儿科   骨科   肝病   肾病   胃病

心脑   肿瘤   风湿   皮肤   肛肠   眼科   口腔

方剂   药典

疾病   症状

健康信息   医学园地   急救

药学园地   国医家园   保健

明医   传承

名家   视点

  医学常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 > 医学园地 > 医学常识
 

浅谈中医师的个人养成 薛应中

来源:薛应中   发布时间: 2013-05-29 15:57:00

       近些年来,关于中医药行业的声音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抨击的、有赞扬的、有揭露的、也有遮丑的。说实话,中医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中不中西不西了,我们正在慢慢的消灭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医!而这绝不是玩笑!

建国后,我们国家进行了50多年的中医院校教育,确实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医临床人才,是目前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事求是的讲,中医现代教育没有培养出名医大家,这其中原因多种多样。医疗市场化是一个方面,但是,中医院校本身的教育偏失和教条式照搬西方院校教育模式也是中医逐渐失去其临床效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原因已经被无数有识之士阐述了很多次,在这里就不多加叙述了,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我觉得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客观方面包括进行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使之医院公益化,脱离市场化。同时包括从文化的角度深入进行。目前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已经有了很多可喜的变化。而在中医院校教学改革方面也有很多方面的成就,很多中医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中医师承班、实验班的教学改革,重视临床,革新教学方法,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我仅在这里从主观方面即中医学生的自我养成来谈一下,因为外因毕竟只起到引导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主观因素。

       第一、主观意识上的能动性——热爱中医药事业

       著名学者李开复曾经寄语大学生天赋就是兴趣 兴趣就是天赋,并用自己的亲身实例加以说明。1979年,李开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学习,与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同班同学。但进校后,发现政治系的课非常枯燥。大二开始,李开复便转到了计算机专业。从此,他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

       现在的中医学生不能说天赋低,只是没有把天赋转化为兴趣!换句话说就是对专业热爱不够。当然这和我们学校开设的专业是有一定问题的。纵观中国历代很多的名医,都是含救死扶伤之心,深感医术之济世救人之功而学医的。比如针灸大家皇甫谧,少不读书,游手好闲,一朝领悟,便博纵典籍百家之言,虽风瘫致行动不便仍手不辍卷。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乡试高中举人,致仕之路平坦无崎,但他感念恩师及母亲久病缠绵而无良方医治而毅然学医,终成一代大家。所以说,在中医学习的道路上,兴趣比天赋更重要。

   中医与西医相比,有很多独特的疗效,如对亚健康状态的调养,对病人自身免疫力的提升,对患者自身菌群失衡的调节。还有对时令疾病及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及保健都是西医所不能比拟的,当然,西医以其直观性和逻辑性胜在易于理解。所以,在中医学的开始阶段,不应立即开始学习中医,应该先进行中国文化的学习,比如《论语》《老子》《坛经》等中国文化经典,同时加强《医古文》的学习。使其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先进性。同时,要加强医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们明白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现在只有中国存在至今,中医居功至伟。通过医学史的记述,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记载的所有传染病几乎都在中国发生过,但是却远没有像西方黑死病那样带来毁灭性灾难。即使在21世纪西医非常发达的今天,在抵御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甲流等传染疾病时,中医又一次显现了其非凡的治疗效果,比如,目前中国和美国的甲流发病数大致相当,但死亡人数简直是天壤之别(美国已经死亡上千人),中医的治疗功效不言而喻。

        所以,我们在刚开始学习中医时,就应该明确中医的先进性和优点。认识到中医学(包括针灸推拿学)的特点和精髓,树立学习中医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并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这是中医学习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最需要、最急迫的工作。只有做好这一环节,我们才能培养出中医大家。

       第二、经典上的深入掌握——读经典,背经典的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中医理论并不是由一本书奠定的,而是由很多经典著作形成的,比如《黄帝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开山之书,《伤寒论》奠定了中医临床思维和辩证方法;《神农本草经》等奠定了中药学的基本思想;《针灸甲乙经》则将针灸临床化;《脉经》被奉为中医诊断学的圭臬。中医理论正是有这些先人的鸿篇巨著构建的。虽然时间过千年,但其核心思想依然正确,所以我们更应加以学习。

       此外,中医院校教材的西化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方剂学,中药学等教材编写繁琐,药物、方剂功效繁复。章节之间毫无联系,就好像一部百科全书。这样的教材理论性是有了,却失去了记忆性。我们再看看古人为中医初学者准备的入门教材——《医学三字经》《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等,这些书简单易懂,四六成句,琅琅上口,背诵方便。比如《药性赋》中言黄连、黄柏、黄芩之功效时只用了三句话:黄连清心经之客火,黄柏降相火之游行,黄芩泄肺火而最妙。简单的话就说明了黄连泄内火,黄柏泄虚火,黄芩泄外感热邪的特性。清楚明白,背诵之后受用无穷。

       这些教材易学易诵,由于多是明清两代医家所写,文字也不是难于理解。完全可以作为中医学生初入门径的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中医有一个清醒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打好中医的底子,为将来的临床做好铺垫,而乐而不为?可是现在的中医院校教育在最初两年的学习都是中西医互参,甚至以西医为主,再加上学习大量的非医学课程,如英语。根本就没有学习中医基础经典的计划和时间。而中医的教材则是背诵性不佳。结果导致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居然背不出几味中药,说不出几首方剂组成。后面的学习就愈来愈难,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此外,再深入学习中医入门基础教材后,在后面的学习中,中医典籍的导读和深入学习也是很重要的,中医四大经典都应该与临床学科一起开设,其中《黄帝内经》包罗万象,既有中医基础理论,也包括预防医学、养生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中医学生的案头必备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都是临床学科,里面的辩证思想是中医的灵魂。需要仔细揣摩。所以说在后期的学习中,中医经典的学习应该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在呢,《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大部分学校的学时才不过70多学时,堂堂辉煌巨著的《内经选读》也只有70多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完全是课堂的教学模式,蜻蜓点水似的学习,根本就是理论脱离实践。没有大量的病案教学加临床讨论,空巴巴的谈理论是没有任何实际效果或者是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效果!

       第三、知行合一的学习——临床与理论的结合

       西方医学的院校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医学预科教育;医学院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也就是说他们的专科执业医师需要经过8—14年的教育和培训。这还不包括进入医学院学习之前的预科教育。而在时间的安排上,他们也是突出实践,突出临床。由于西方医学的层次性及直观性,进行这样的学习后,他们的医学素质普遍比较高,能胜任日常医疗工作。而在中国,在建国后抛弃了中国传统的师承教育后开始以院校教育培养中医人才,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分为两大块,临床时间短,而且又将其划分到这个科室,导致了中医临床思想僵化,根本就没有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时间一长,中医思维越来越弱化,怎么培养出沿用中医思想治疗疾病的大医。

       所以,在中医学生的学习中,一定要早日临床,宁肯减少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学习,也要增加临床课程的时间,而且,这里的临床课程绝不是在学校上的课堂教学,而应该放在医院,就算不放在医院,也要实行协和医学院的大查房制度,以现实病例结合教学。实习时间绝不应是现在的1年时间,而应该是2——3年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从时间上保证学习效果。

       同时,师承教育也应该从入学开始就进行,给学生指定老师跟随,跟着老师上临床,抄病例,做课题,学习老师的治学态度;体会老师的临床思维;揣摩老师的用药方法;还有老师独到的对特长病症的诊治特点。师承教育绝对是每个中医学生都应该经历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任何书籍,任何论文,任何经验总结也无法换过来的。我们必须大力提倡师承教育。

       第四、继承创新的改革——中医的新发展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化,万事万物都在永恒的运动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诊疗疾病也是如此。绝不能固步自封。决不能将几千年前的临证对应今天的症状,几千年的方剂原封不动的拿来使用,这也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背道而驰。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决不可把当时的病症认为是现在的某种病症。必须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过去的医案,吸取其中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医有着先进性的同时,也有着封建思想的一些残余糟粕,比如,在《本草纲目》言产妇无乳,可用女人梳头的篦子梳理乳房,越是时间长久的篦子越管用,且研说寡妇的篦子尤甚。这个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所以决不能盲目崇拜古方,尽信古书。不能尊古从古,一定要抛弃其中的糟粕。

       同时,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社会,对疾病的诊疗也应该适应当今的发展,所以说,对当前中医方剂的煎煮方法确实应该加以改进,应该大力发展易于制造,易于携带,易于服用的中药成剂。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中医人好好的理解方剂,同时研究最新的制药科技,加快剂型的发展。在这个社会上,只有适应社会的才会生存下来。不要再死抱着汤药效果好于成药的固执想法。否则只会被社会所淘汰。

       同时,我们的中医医师在诊病时,也要将中医的理念和精神传播开来,中医不应该是的。而应该是的,即它绝不应该是少数人懂得的高深的学问,而应该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理念和方法。所以,我们要将古朴的带有自然朴素唯物主义的中医理论变为科普的易于理解的现代文字。这也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责任。

       中医学博大精深,诊疗手段多种多样,所以在诊疗疾病时,切不可只拘泥于中药或者针灸,食疗、情志疗法、推拿按摩、刮痧,捏脊等传统疗法也要灵活使用。这也是对中医学的再发展。

 

相关链接

 
  网友关注的专科专家

 王暴魁

 王辉武

 蒋国庆

 章立群

 李志新

 葛立宏

 邓辉

 金静愉

 林洪生

 李东平

 贾六金

 张沛霖

 朴炳奎

 陈信义

 魏日胞

 陈长怀

 吴光炯

 孙树椿

 王坤根

 鲁大鹏

 孙良佐

 武连仲

 刘宝厚

 丁书文

 于西佼

 路瑞芳

 俞光岩

 梁逸超

 米子良

 毛德西

 陈晓勇

 张代钊

 王以玲

 邓飞龙

 刘劲松

 童冠会
  网友关注的健康顾问

 尕藏久

 杨晋东

 左玉环

 雷虎成

 单晓春

 战泾燕

 杨凤明

 阿旺洛

 张军鸽

 王再贤

 郭宪章

 刘德臣

 黄震

 李佃贵

 王保辰

 刘金银

 尹晓东

 刘执玉

 赵金柱

 朱文正

 聂文涛

 庞继军

 秦瑞琳

 徐修信

 梁红旗

 薛应中

 鲁沿坪

 彭作强

 齐呈江

 张羽超

 刘明凯

 邓绍明

 李桂

 李振虎

 蒲正荣

 徐进
  网友推荐的健康顾问

 谭树保

 岱庆巴

 崔源水

 顾文忠

 管柳军

 李成耀

 龚鹏生

 王保辰

 尕藏久

 彭作强

 索旺

 张羽超

 张军鸽

 李立华

 鲁沿坪

 徐进

 卢静

 王和见

 郭宪章

 柳俊平

 阿旺洛

 蒋龙春

 李振虎

 庞继军

 杨景华

 王辉

 黄震

 王钟平

 刘明凯

 徐光亚

 武光良

 赵金柱

 倪新元

 彭观水

 杨荣松

 吴兰珠
  网友推荐的专科专家

 章立群

 路瑞芳

 鲁大鹏

 俞光岩

 于西佼

 王以玲

 李建军

 陈晓勇

 朱安龙

 童冠会

 梁逸超

 高如宏

 吴庆军

 王鸣军

 张代钊

 林洪生

 陈信义

 陈长怀

 蒋国庆

 李志新

 李家驹

 宋三泰

 朴炳奎

 李杰

 张西俭

 张沛霖

 武连仲

 毛德西

 吴光炯

 危北海

 魏日胞

 刘宝厚

 王辉武

 刘燕玲

 孙树椿

 郭剑华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未经受权请勿复制。

部分文字信息、图片来源于其它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