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医生留言  |  手机客户端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专科专家   用药指南

妇科   男科   儿科   骨科   肝病   肾病   胃病

心脑   肿瘤   风湿   皮肤   肛肠   眼科   口腔

方剂   药典

疾病   症状

健康信息   医学园地   急救

药学园地   国医家园   保健

明医   传承

名家   视点

  中医常识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注 > 中医 > 中医常识
 

舌诊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民众   发布时间: 2015-03-03 08:56:00

有关舌诊的论述在医籍中最早见于《内经》,如《紊问·脉要精微论篇》说:“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阴心经起于心,挟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症状。《素问·热论篇》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面渴……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病,舌干已而嚏……大气皆去,病日已矣。”是说人体感受寒邪,表证未解,化热入里,舌干是里热的征象。“舌干已”是里热已退,律液恢复,病愈的表现。

《索问·剌热篇》说:“肺热病着,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是将舌上黄身热作为表证未解,化热人里的质证。《索问·大奇论篇》说:“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不喑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喑,三岁起。”是根据舌体运动是否灵活,和有无语言障碍来撰断病情的轻重和恢复的时间长短。《灵枢·热病第二十三》说:“舌本烂,热不已者,死。”是因里热面造成的舌烂。如热仍不退,病情就要加重并危险。《灵枢·剌节真邪第七十五》说:“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偏。”是邪热既盛,又不汗出,热不得外泄,而舌焦唇撰。《难经·二十四难》说:“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是因厥阴肝经气绝,面出现的卵缩舌卷。

《内经》虽然没有将“舌诊”做为专题论述,但从散在的各篇有关舌诊的内容可以着出,不同的疾病在舌上有它不同的反映,心病可以引起舌卷和语言障碍;邪热亢盛可以引起舌干、舌烂;表热传里舌苔变黄;肝经气绝引起舌卷;并以“舌干已”津液恢复为热病病愈的恢据;以及舌的运动是否灵活来推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情况。说明从那个时代起,已经注意到舌的变化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内经》和《难经》的基础上,张忡景对舌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亦有关于舌诊的论述。例如:《伤寒论》130条:“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指出“舌苔滑”是阴寒内盛的征象,治宜温里回阳,而不可用攻伐剂。《伤寒论》137条:“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是太阳病汗、下后,伤及津液,所以舌上燥。《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舌上干燥为表证误治,邪热人里,里热炽盛的表现。《伤寒论》221条:“阳明病……心中懊脓,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是根据舌上是否有苔而决定可否应用栀子豉汤。《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是根据白苔来鉴别邪在步阳而不在阳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说:“病者腹满,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是将黄苔做为里实证可下之的主要指徵之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肝中寒者,舌本操。”因肝脉循喉咙之后,络于舌本,寒郁化热,故舌本干燥。《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说:“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是将舌燥做为里热白虎汤的主要指徵之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说。“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指出舌青是瘀血的表现。

从以上的条文可以者出,张仲景不但将舌苔的变化,做为辨证的内容,更主要的是他将舌质与舌苔加以区别开来,所以张石顽在《伤寒绪论》中说:“舌苔之名,始子长沙,以其邪气结里,如有所怀,故请之胎。”张仲景的这一贡献无疑对后世舌诊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指出的滑苔主阴证,舌燥主热,黄苔主里热实证,舌青主瘀血,这些见解,现在者来也是完全正确的。尽管张仲景论述的舌苔种类和内容不多,但可以证明他是从实践观察中得来的,并将舌诊具体运用到辨证论治中去,有时甚至做为辨证的主要侬据,为后世舌诊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后代医家对于舌诊的内容不断补充和发展,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中藏经》(托名华佗)对心肝脾肺肾五脏病证在舌诊上的表现都有论述。如《中藏经-风中有五生死论》说:“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肝》说:“肝中寒,舌本燥。”《中藏经·论胆》说:“胆胀则舌下痛。”《中藏经·论心》说。“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言。”《中藏经·论肾》说:“肾生病则口热舌干。”《中藏经·论脾》说:“脾病则而色痿黄,实则舌强直,不嗜食。”《中藏经·论三焦》说:“上焦实热则额汗出,而身无汗,能食而气不利,舌干口焦。”基本是沿袭《内经》、《难经》而来,且有所补充。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主要是论述脉学的理论,在这部著作中载有《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如《脉经·卷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载:“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紧急,皆膈偏枯,不喑舌转可治。”《脉经·卷六·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载:“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就是《内经》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三·肝胆部第一》载:“徽涩为瘼疭挛筋,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是《难经》有关舌诊的内容。

《脉经·卷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载:“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属白虎汤。”是《伤寒论》有关舌诊韵内容。《脉经·卷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载:“肝中寒者,舌本燥。”是《金匮要略》有关舌诊的内容。《脉经·卷六·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载:“足少阴之脉,是动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是《中藏经》有关舌诊的内容。有关舌诊的内容,还有如《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载:“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脉阴实是肾阳亢盛,肾阴受劫,故舌苔干燥。《脉经·卷三·心小肠部第二》载:“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喉舌。”是说舌是心之外窍。《脉经·卷四·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载:“病人肉绝,耳干舌皆肿。”是说舌肿是危重的证候。《脉经·卷四·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载:“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脉代,舌焦干黑者死。”代脉主脏气虚,舌焦干黑是阴液枯竭,故属危重之候。《脉经·卷六·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载:“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是说脾病所引起舌的变化。《脉经·卷七·病不可下证第六》载:“伤寒发热,头痛耳黄,舌上苔滑,烦躁,脉滑实。”伤寒发热耳黄,脉滑实,属阳黄,阳黄是湿热为患,滑苔是湿邪的表现。《脉经·卷七·病可水证第十五》载:“寸口脉洪而大,数而滑,洪大则荣气长,滑数则胃气实,荣长则阳盛,怫郁不得出身,胃实则坚,难大便,则干燥,三焦闭塞,津液不通,医发其汗,阳盛不周,复从下之,胃燥热畜,大便遂实,小便不利,荣卫相搏,心烦发热,两眼如火,鼻干而赤舌燥齿黄焦,故大渴,过经成坏病,针药所不能制,与水灌枯槁,阳气微散,身寒,温衣复汗出,表里通,然其病即除。”脉洪大滑数与舌燥都是重热亢盛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载:“吐舌下卷者死。舌头四边,徐有津液,此为欲解。”吐舌多见于热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因此多为危重证候,舌边有津液为阴津来复,病有转机的表现。《脉经·卷七·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载:“热病腹胀便血,脉大时时小绝,汗出而喘,口干舌焦,一旬死。”热病脉大,舌焦,为邪热亢盛,阴液已竭,脉时时小绝,为正气欲脱之象,故主危证。《脉经·卷八·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载:“邪人于脏,舌即难言。”中风不语为邪人于脏之中风重证。《脉经·卷八,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载:“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为浮寒。”咳嗽苔滑为表证之咳嗽等等。

王叔和之《脉经》无疑是以论脉为主,但在所有有关舌诊的内容中,大多数都有相应的脉象,这样客观上就起到了将脉诊与舌诊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以后脉诊与舌诊的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隋唐时期舌诊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巢元方等撰《诸病源候论》中,有关舌诊的内容就丰富多了,例如《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舌肿候》说;“心脾俱热,气发于口,故舌肿。”《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骨蒸候》说:“皮蒸……舌上白。”《诸病源候论·卷八·伤寒湿蜃候》说:“蜃病之候,齿无色,舌上尽白。”《诸病源候论·卷九·热病候》说:“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舌焦黑者死。”《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卒被损瘀血候》说:“瘀血舌青口燥。”《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胎动候》说:“胎动不安……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话;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候》说:“少阴受之,口热舌干而渴。”《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结胸候》说:“脏结病,舌上白苔者滑,难治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诸病源候论·卷八·坏伤寒候》说:“面正赤,燥齿黄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难子死腹中候》说:“妇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诸病源候论》继承了诺唐以前的舌诊经验,还将舌诊应用于妇女妊娠,并根据舌质的表现来判断产妇和胎儿的生死。

《千金方》中记载有关舌诊的资料,更为全面,如《千金方·卷二。于死腹中第六》说:“妇人难产,而青舌赤,母死于活。”《千金方·卷五-癖结胀诸第七》说:“小儿胎寒偃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千金方·卷十五·热痢第七》说:“下利舌黄燥而不褐,胸中实。”《千金方·卷十八·九虫第七》说:“伤寒齿断元色,舌上尽白。”《千金方·卷十七·肺痈第七》说:“舌上胎滑,此为浮寒。”《千金方·卷二十六·序论第一》说:“渴则咽路焦,焦敏舌干。”《千金方·卷八·论杂风状》说:“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千金方·卷十三·心脏脉论第一》说:“心脏实,舌破。”《千金方·卷十四·舌论第三》说”“脏热则舌生疮,府寒则舌本缩。”《千金方,卷十五,脾脏脉论第一》说:“舌本卷缩,邪热伤脾。”《千金方·卷十六·胃府脉论第一》说:“胃绝舌肿。”

总之,隋唐时期的舌诊内容,无论是在舌质和舌苔的种类、内容,以及和临床上的结合上,都较前有所发展。

宋金时期,舌诊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医家的重视,如朱肱在《活人书》中说:“背恶寒有两证,三阳合病背恶寒者,口中不仁,口燥舌千也。少阴病背恶寒者,口中和也,以此别之。”前者属热证,后者属寒证,是以口干舌燥之有无来分辨热证和寒证。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里提出“弄舌”这一舌态。他说:“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玲药及下之,大病未已,弄舌者凶。”弄舌主热板动风,或正气欲绝之候。尤见钱氏对舌诊的观察非常仔细。

郭雍著《伤寒补亡论》中指出,舌苔干燥,皆是热郓伤津的表现。他说:“胸中烦躁,心中懊侬,舌上燥渴,脉沉滑者,皆热证也。”又说:“病人口燥,舌干丽渴,其脉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又说:“厥阴经紧则引舌与卵,故舌卷而囊缩;若缓则舌萎,声不得前。”郭雍不但将舌的不同变化作为鉴别证候的虚实寒热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将舌诊与脉诊结合起来,使脉舌统一。李东垣从脾胃论的观点,反复提出舌诊与脾胃的关系,如指出饮食不节,可以引起舌干燥;肝气横逆克伐脾胃亦能引起舌干燥,脾阳不提也可以弓起舌干,虽热同是“舌干”,但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证燥之中,临床上需要细心鉴别,在客观上起到了强调综合分析辨证的重要意义。

元代出现了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形成舌诊发展的新阶段。敖氏有舌诀十二首,原书已佚,敖氏何许人亦无从查考。现传世之书为杜清碧修改本。杜氏于元至正年间,刊行《敖氏伤寒金镜录》,杜氏以敖氏原十二舌为基础,“犹恐未,复作二十四图”,计辨舌三十六法。杜氏认为此书有“推源寻流,实可决生死之妙也”。明代著名医家薛已亦说:“元敖氏辨舌三十六法,传变吉凶,深为元妙。”又说:“旧有《敖氏金镜录》一篇,专以舌色视病,既图其状,复著其情,而后别其方药,开卷照然,一览具在,虽不期乎仲景之书,而自悉合乎仲景之道,可谓深丽通.约丽要者矣,予昔承乏留都,尝刻之太医官舍,本皆绘以五彩,恐其久而色渝,而致谬误,乃分注其色于上,使人得以意会焉,逆命工登梓,名之日《外伤金镜录》。”又说:“人之一身,皆受生于天,心名天君,故脉为此身之主。舌乃心之苗,凡身之病,岂有不见于此者,尚何内外之间哉,特患人之不化耳。”薛氏不但为舌诊找到了理论根提,于伤寒及其他内外科疾病皆能反映于舌,因此认为《金镜录》不独应用于伤寒,亦能将其扩大应用于其他疾病。

明代陈楠对《金镜录》提为推崇,并认为“脉理玄妙,形但难辨”,所以庸医不易掌提,因此杀人,极力推祟本书,并广为传播。他说:“元若敖氏,抱独见之明,著《金镜录》一书,只以舌证,不以脉辨,其法浅而易知,试而辄效,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予在南部,偶得此书,深珍重之,后会付宪笃齐汤公,出是编示之,提称其善,已命工梓行会稽郡矣,以广其传云。”陈氏重舌轻脉来免失偏。卢复认为此书局限于伤寒不够全面,他说:“敖氏不知何许人,有舌法十二首,以验伤寒表里,杜清碧又增定焉,薛立斋再加润色,流行于世,卷佚单薄,虽传不能久存也。此法大裨伤寒家,乃识伤寒之镜法,人身伤寒,气从同类,则肾水有余,而凌犯心火矣,所谓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此也,故色见徵于心之苗,茁者,其舌也,欲辨内外风寒者,非舌不可为据。敖与杜虽能传之,但尚未达其所以然,丽予姑妄拟之如此。伤寒侬视舌识病,则风、暑、湿恐亦有定法,当俟后之作者。”

《金镜录》的出现,对于祖国医学的舌诊学来说,是一块里程碑,尽管其中存在不少缺点,尤其单纯以舌辨证,失于片面,所列方剂,多出于《伤寒论》,亦有牵强附会,过于呆板之弊,但它开拓舌诊专著之先河,对以后舌诊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对于以“平脉辨证”为经典方法的诊法,亦是一个冲击。《金镜录》虽然对“平脉辨证”的经典方法进行了冲击,但在很长时间并未能引起多大反响,在长达200年的时间,未能受到医家的应有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千余年来,张仲景“平脉辨证”的经典方法的诊法,一直占领着统治地位,历代医家将其奉为龟鉴,凡不尊仲景之法者,皆祖为离经叛道,在这种伤寒一统天下的情况下,敖氏之说就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金镜录》亦就很难广为流传。一直到明代嘉靖年间《金镜录》才被薛已偶然发现,并祖力推崇,从新刊行。但薛氏只推崇他认为“与仲景钤法典旨同者”的部分,面他认为,于伤寒家多有不切”的部分并不推崇。其次《金镜录》每列一舌,后附方药,其方多出于《伤寒论》,只以舌辨证,全然没有仲景辨证的观点,方法过于死板,亦难为伤寒家所接受。再者《余镜录》舌与苔的配合形式亦多不切合实际,临床实用价值不高,如文中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邪初人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之证,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舌苔白滑乃为表证挟湿之证,而决非是上寒下热证。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舌诊学的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其转折点是从明代开始,到清代湿热学说的兴起,舌诊学的发展始进入了余盛时期。

明清以后,舌诊学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全面的发展,尤其清代温热学说的兴起,对舌诊的重视和研究远远超过了脉学,舌诊论著,层出不究,甚至轻脉重舌者,亦不乏其人,如薛生白说“湿热之症,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陡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从中可以看出对舌诊的重视程度。这一时期主要的舌诊著作有:明末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本书在《伤寒金镜录》的基础上,发展为一百三十七舌,集明代以前舌诊之大成。清初张诞先著《伤寒舌鉴》,在《伤寒观舌心法》的基础上,增损为一百二十图,分为白、黑、黄、灰、红、紫、霉酱、蓝等八类,每类除总论外,各种图形均有说明,以舌辨证,简明扼要。后傅松元又在《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观舌心法》、《伤寒舌鉴》及叶天士观舌法的基础上,视括伤寒、湿病、杂病各种验舌方法,编著《舌胎统志》。他以舌色为靖,分为枯白、淡白、淡红、正红、绛、紫、青、黑八门,每一种舌插人各种舌苔,以做为临床辨证的依据。他说:“余尝历览《金镜录》之三十六图,《观舌心法》之百有三十七图,张诞先《伤寒舌鉴》之百二十图,叶天士湿证舌辨之做百言,虽议论颇详,惜只辨于伤寒之门,绝不与杂证同谈,不知杂证在里之邪,昭昭于舌上者,也复不少,然则采伤寒门之捷径,以补杂证中之妙用,又岂不可!因作《舌胎槐志》,缵伤寒之傍门,开杂证之便道,汇成一书,以公同志。”又有刘以仁编《活人心法》内有蜀人王文选《舌鉴》一卷,集《伤寒金镜录》三十六舌、张诞先一百二十舌、段正谊《湿疫论》十三舌靖损为一百四十九舌,对舌诊辨证经验颇有补充。梁特岩十分推崇张诞先之《伤寒舌鉴》,欲求未获,而仅得王文选之《舌鉴》,他认为《舌鉴》有几点不妥:

1、太拘执五行,以色之生克来判断疾病的轻重生死,不妥;

2、拘执伤寒日数,不知疾病有千变万化,安能拘执古法;

3、只以舌色辨伤寒,而不知辨种种杂证。

因此他将王氏《舌鉴》原文逐条加以辨证,并增加了杂证的辨舌方法,编著《舌鉴辨正》,卷首冠以全舌分经图,并附绘图一百四十九幅,颇为领细。近年来出版的还有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主要论述了白、黄、黑三种舌苔的辨证方法,并论及舌苔变化的吉凶和苔之真退假退,瑞论结合实际,颇能指导临床。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广集古今中外有关舌苔文献编辑而成,并绘有彩图一百二十二幅,墨图六幅,以现代医学之解剖、组织、生理学的观点,阐述祖国医学舌诊的原理,集历代舌诊精华于一书,是学习和研究舌诊的重要参考书。

杨云峰的《临证验舌法》以舌质与舌苔的形色——浮、胖、坚、敛、干、燥、滑、润、黑、白、青、黄来分析病情的阴阳虚实,辨证论治,颇能切合实际。邱骏声的《国医舌诊学》是综述性质的舌诊书。方仁渊的《舌苔歌》、陈景歧的《辨舌入门》、缪宏仁的《舌诊学》、何舒的《舌诊问答》等,皆通俗易懂,对初学入门者,颇较适宜。历代有关舌诊的论述还见于李楗的《医学入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何梦瑶的《医碥》、张介宾的《景岳垒书》、陈士铎的《石宜秘录》、胡玉海的《伤寒一书》、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张石顽的《伤寒绪论》、叶天士的《温热论》《石芾南的《医原>、吴坤安的《伤寒指掌》、章楠的《伤寒论本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汪宏的《望诊遵经》、周学海的《周氏医学丛书》等各种书中,皆有精辟的见解和独到之处。尤其是叶天士对于温热病的验舌,言简意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温热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解放以后,众多热爱祖国医学的人,对祖国医学这一伟大宝库进行挖掘整理,舌诊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学习先贤的经验,结合临床观察,进行客观分析,并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实事证明,舌诊在反应机体内的生理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确有科学的根据和独特的意义,有关的文献资料不下百数十篇,60年代北京中医学院编撰的《中医舌诊》,是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总结历代舌诊学的成就,以舌质舌苔为纲,以舌体、舌色、苔质、苔色为目,及舌与苔的结合,系统地将诊察舌苔的知识,简明扼要地予以阐述,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76年再版时又做了必要的修改,增加了有关的现代医学内容,是解放以来一部较好的舌诊专著。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一部分热爱祖国医学的西医同道,对于祖国医学的舌诊学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有关的研究文章各种期刊披露极多,其中尤以上海陈泽林、陈梅芳氏于1963年著刊的《舌诊研究》最为突出,此书广博中外学者有关文献,运用现代科学仪器,采用现代科研成果,对舌质、舌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应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知识,阐述各类舌像的形成机制,在系统整理先贤对各种舌像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对每一类病理舌像都提出几种简明扼要的临床辨证意义,并附有各种舌像彩图80余幅。书中贯彻中西医结合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堪称一部非常好的舌诊专著,此书无论对研究中医学的学者,还是中医,西医学习中医的医师,以及中医院校的学生都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总之,舌诊起源手《内经》、《难经》、《伤寒》,张仲景首将舌与苔加以区别,并具体运用到辨证论治中,为以后舌诊学的理立起到了引导作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及隋唐以后的众多医家在《内经》、《难经》、《伤寒》的基础上,对舌诊的内容都有所补充和发展。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出现,宜告舌诊学的建立,将舌诊傲为中医学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的地位理定下来。明清以来,由于温热学说的兴起,舌诊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关舌诊专著,文献屡见不鲜,内容也日臻完善,至此,舌诊学的发展远远超过脉学的发展,因此出现了重舌轻脉的倾向。解放以后,在党的挖掘整现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号召下,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北京中医学院以传统的方法编撰了《中医舌诊》,系统介绍了舌诊学的内容和临床意义,很有实用价值。陈泽林、陈梅芳氏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舌像进行了研究,编撰了《舌诊研兖》,阐明了各类舌像的形成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二部书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具千秋。实践证明,舌诊无论是反应机体内的生理、病理变化,还是指导临床辨证,确有科学的根据和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网友关注的专科专家

 王辉武

 王暴魁

 章立群

 蒋国庆

 李志新

 林洪生

 邓辉

 贾六金

 吴光炯

 金静愉

 张沛霖

 李东平

 陈信义

 魏日胞

 朴炳奎

 鲁大鹏

 于西佼

 孙树椿

 陈长怀

 俞光岩

 路瑞芳

 孙良佐

 刘宝厚

 武连仲

 王坤根

 张代钊

 李杰

 王以玲

 毛德西

 陈晓勇

 梁逸超

 高如宏

 童冠会

 丁书文

 李家驹

 吴庆军
  网友关注的健康顾问

 杨晋东

 尕藏久

 赵芮彬

 左玉环

 杨凤明

 雷虎成

 庞继军

 赵金柱

 单晓春

 黄震

 王再贤

 刘德臣

 战泾燕

 阿旺洛

 张军鸽

 郭宪章

 刘金银

 鲁沿坪

 沈峰

 尹晓东

 刘明凯

 徐修信

 聂文涛

 张羽超

 邓绍明

 杨景华

 朱文正

 李佃贵

 徐进

 王保辰

 刘执玉

 梁红旗

 李振虎

 齐呈江

 李桂

 薛应中
  网友推荐的健康顾问

 王玉风

 戴世员

 余长安

 王玉湘

 万太保

 张培轩

 崔源水

 顾文忠

 尤刚

 王保辰

 尕藏久

 李桂

 彭作强

 张羽超

 刘德臣

 李立华

 鲁沿坪

 徐进

 刘自然

 卢静

 王和见

 郭宪章

 柳俊平

 达瓦那

 阿旺洛

 蒋龙春

 李振虎

 庞继军

 杨景华

 王辉

 徐光亚

 武光良

 赵金柱

 倪新元

 杨荣松

 吴兰珠
  网友推荐的专科专家

 袁志瑶

 王宪娥

 殷晓春

 薛兰德

 沙月琴

 秦满

 麻健丰

 凌均棨

 程斌

 张琪

 王莹

 李婧

 王娟

 陈骏

 王迁

 王鸣军

 王立

 关天瑜

 林洪生

 苗劲蔚

 王小沛

 胡凯文

 初玉平

 宋三泰

 李杰

 张西俭

 张沛霖

 武连仲

 毛德西

 吴光炯

 危北海

 魏日胞

 刘宝厚

 王辉武

 刘燕玲

 孙树椿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文章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保护,未经受权请勿复制使用。

网站少部分文字信息、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