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佃贵 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河北省第六、七、八、十届政协委员,第九届人大代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原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现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慢性胃炎)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学)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李时珍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河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师协会顾问。
![]()
李佃贵教授一直躬身临床,在治疗脾胃病、肝胆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难治性消化道疾病之一。其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被称为癌前病变,其癌变率可达1.9%~5.4%,西医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李佃贵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认为浊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之一,提出了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化浊解毒法”。他首次从理论上阐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期病变的病因病机,并以此为依据,创立了“浊毒学说”,在“浊毒学说”理论指导下,制定出以“化浊”“解毒”“疏肝”“和胃”四法合一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研制出复肝丹、珍黄丹、利胆化石丹等中药制剂。
已取得多项令国、内外关注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24项国家、省、厅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100余篇,还编撰了《中医肝胆病学》等25部医学专著,主编了卫生部规划教材《中医学》等11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