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晋东 男,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中华衡易针法创始人,中华衡易针发明人。现任中华衡易针法专业委员会会长,陕西省针灸协会理事,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陕西国医研究院院长,北京晋东脊柱医学研究院院长。
曾先后就读于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陕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经过20余年对祖国针灸医学与现代各种针法的潜心研究,总结出了一种能够充分体现针刺精髓而又易于为大家所接受和掌握的衡易针法。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及疑难杂症有所研究。 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主要著作有《衡易针法》。 担任宋庆龄国际基金会疑难病专家委员会衡易针法的培训工作,不断有自河南、陕西、河北、广东、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西、内蒙、山东等地慕名而来的学生,现已培训衡易针法医师数万人,很多受过培训的医生在各地已名声鹊起,创造了针法培训传奇。曾多次参加全国疼痛与康复的学术交流及慈善义诊,深受各界的好评。 最大的梦想是将义诊推向全国,不仅仅是要为患者治病,也是要将健康意识普及开来,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衡易针法简介:
衡易针法的概念 衡易针法是应用一种新型针具通过对机体慢性损伤部位进行刺激,激发人体潜在防御能力,使其对人体不正常的功能或者是组织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从而使人体的功能达到内外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它还是老祖宗黄帝内经九针中的一种,只是我们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新的内涵。衡易针法中的“衡”是指治疗后使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易”是指治疗的操作简单、易学,把复杂病简化,从而使疾病治疗起来更容易。 衡易针的特点 衡易针,有针灸的作用却又比针灸作用强大持久,还有针刀的松解作用,衡易针结合了针灸与针刀的特点,效速而持久,易操作。突破了针刀治疗的瓶颈问题,变刀为针,变切割为刺激,从而把中国的针刺变为可量化、可操作性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思想认识的进一步转变,将会极大促进中国针刺治疗的飞跃。整体观念、辨位施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四肢病中间治;神经与肌肉同时刺激;功能性与器质性同时解决;标本兼治;保持远期治疗良好;达到微痛或无痛的治疗。 衡易针的治疗思想 所有的肌肉活动都是受神经支配,那么所有肌肉的反应也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也就是说神经本身出问题后肌肉活动会出问题,同理,肌肉有问题,神经反射不能正常完成肌肉的运动、感觉都会出问题。因此,治疗时就要按神经肌肉同时治疗。也就是说不光要治疗患病的肌肉,而且要治疗支配这个肌肉的神经。而慢性疼痛性的疾病主要表现就在四肢,那么解决这类疾病的重点就在人体的中间――脊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