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医生留言  |  手机客户端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专科专家   用药指南

妇科   男科   儿科   骨科   肝病   肾病   胃病

心脑   肿瘤   风湿   皮肤   肛肠   眼科   口腔

方剂   药典

疾病   症状

健康信息   医学园地   急救

药学园地   国医家园   保健

明医   传承

名家   视点

  医话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栏 > 视点 > 医话
 

治未病与养天年随想 薛应中

来源:薛应中   发布时间: 2023-07-12 10:13:47

      中医始终把人放在世界的中心。中医关注个体,注重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所以《素问》里面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真,就是源初、自然的状态。人类一直是在同病毒相处、争斗、消长(而非绝对、彻底的隔离)过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因为健康不仅仅是机体健全,器官功能正常,生理心理平衡,还要经历大自然包括各种带菌带毒环境的磨练,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又是行医之人,见过建国初的天花、伤寒、疟疾、鼠疫、血吸虫病、麻风、钩虫病、沙眼、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寄生虫病,正是由于和疾病做斗争磨练了人的意志,增加了经验,人才会拥有实在的健康。在中医看来,所谓健康,不是无菌无毒,而是一种邪毒和人体的正气争锋直至平衡的状态。健康的人,就是“平人”。回归上古天真,指的是“和”“顺”“从”“适”“中”“安”“平”“调”这样的思路,但回头望去,我们一直走在相反的路上。中国要再往前走,那就要对已有的传统医学进行提纯复壮,但首先要将华夏上古医学之道,进行更细致入微的发掘与整理,而后重新出发。

       一年之中偶尔患一二次感冒的人,比起那些从不患感冒的人,反而不容易患癌症。那些身患各种慢性疾患的人,可能由于更注意身体的保养,其突发死亡的几率,远比那些平时看来十分健康的人要低,因为他们的生命更具有韧性,所以不易遭受突然的死亡。因此,某些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小伤小病,小菌小毒,可能会给机体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水至清则无鱼,更何况人类社会这样无比复杂的汪洋大海,无论多么现代化的城市,不洁净水、噪音、电离辐射、废气、雾霾这些环境污染是另一回事,但都不可追求完全清洁的环境。国外曾有人对一座新兴城市的人口产生了兴趣,选择几种不同特点的人群,进行了长达1年时间的观察,结果非常有趣:那些非常讲究卫生的城市人,和那些非常不讲究卫生、非常缺乏基本卫生保健知识的乡村人,都不太健康。但是,另一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讲究卫生,在某些方面,又不那么讲究的人,则显得非常健康。病毒与健康并非全然敌对,可以同时并存于人天往回的世界中。人与病毒不过分隔绝,与周围的环境达到动态的平衡,人体才能维系健康的状态。医学应学会从“混沌”(天道本真)的角度去对待疾病、治疗患者,更应在人类机体自然属性中,去寻找治愈疾病、促进健康的自然药物和技术,让医学回归,回到其本源的“上古天真”状态。

       现代医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封”和“堵”。打比方说,社会民生经济非同小可,总有封不住的一天。而且随着西方医学界抗病毒、抗感染药物不断地升级换代,耐药菌感染、超级细菌感染及菌群失调引发的二重感染等也会随之出现,导致人类自身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不断降低。而中医的指导思路是“动”和“通”。“动”,就是要求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气血周流,百病不生的状态。气虚宜掣引之,这是《黄帝内经》对动的解释,也是配伍组方的重要指导思想。古代临床实践中所用益气方剂多将补气药与理气之品配伍,意在补气的同时,兼引导正气的运行,使其恢复不壅不滞、活泼生动的流畅之性。气血经络通畅为康,充盈为健。阴阳气血既要亢奋,更要收敛;既要外显,也要秘藏。鹰立若睡,虎行似病。中医将“平人”(正常人)的理想状态定为“阴平阳秘,真气从之”,而不是一味地紧张亢奋,不是体检有一点异常,就急欲除之而后快。中医强调的是预防。“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先机,阻截疾病传变;“瘥后防复”立足于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西医则是做流调,气喘吁吁地追踪,在我看来,完全是费力不讨好之举。“密接者的密接者的密接者”,无穷无尽,与中医相比,谁的成本小收效大,一目了然。

      中医认为,没病就不要找病。检测这个东西,不是做得越多,诊断准确性就必然会越高,我们就越安全越健康。如果方向错了,跑偏得会更严重。而且全社会疯狂地一遍遍自我筛查,是一种社会性的狂热症,与中医的“中”字就背道而驰了。现在大家都觉得医学科学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了吧?实际上,各类检测的总误诊率,一直都保持在一个高位,而且这还是发达国家的统计。对现代医学,我们不要过于盲从,更不能把它所有结论当成绝对的真理。现在医生往往要求患者做更多的化验和检查,有些检查也许是必要的,但还有一些,是基于医院创收的利益驱动。而一人确诊百万人甚至千万人做核酸检测的做法,在下次的防疫工作实践中,实在是值得我们彻底的反思与改进。

       西医千人一药,我们去医院看病时,有些较有操守的医生可能也会常规性地多问几句,如家族史、用药史等。但到最后,还是开一样的药。医生的技能基本已转变成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水平,较少运用综合分析来处理复杂的医学问题,对主观诊断已丧失信心。过分依赖仪器产生的“精确”数据,忽视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差异性和非客观性,数据成为诊断决策的唯一判据。打个比方,就像眼下的西安,对防疫问题的一刀切。很多数据,往往只能看到人体某一时刻的状态,根本无法概括病人复杂的本质,有的时候简直就是一种自作聪明,甚至反而将病人带入危险之中。新冠肺炎疫情这两年,人们经常会遭遇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诊断;还有更普遍的,很多人血糖或血压在“不正常”范围,但机体功能却很正常,除了人为增加焦虑,再无良好作用。西医将疾病表征当成疾病本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临床诊断标准和数据,一改再改,甚至肿瘤病理诊断标准也不断放宽,用他们的数据做支撑,健康人越来越少。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里有一句话:“其病人端相同,而所现之症或不同,则不必更立一方,即于是方之内,因其现症之异,而为之加减。”同一疾病的患者,同一类的药物,却可能导致不同的代谢、形态和功能,导致症状和证型的改变。中医会调动病人的能动性去防治有关疾病,强调医生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地位、就像眼下,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把发展潜力释放出来。

       中医顺应天命,顺应自然。回归上古天真,最重要的认知在于“有神”,得神者生,失神者死。得神是肉身与精神的统一。中医的健康观讲寡欲、养静和养气,讲修心、全生和顺天。中医最大的功绩就是扶正固本,扶助正气,调护人体抗病之本。留得一分正气,便有一分生机,很多病,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常常只是几付药去去湿的事。在中医这样的认知下,防疫是不必要封城,也不必然追求清零的。坚壁清野不仅违背了社会运行的规律,客观上也使人体自然力不断下降,甚至破坏了机体自然力抵御该流行病、甚至其它更多疾病的能力。封城肯定是有巨大后果的,有很多是隐性的。不谈经济,从健康角度来说,一个人要保持情志舒畅,方能使人体顺畅调达,气机得舒,气血津液方能运行无阻。如果长期被困家中,会产生焦虑、抑郁、行为异常、肥胖、睡眠障碍、脱发等,这些就只得各人默默承受了。更为严重的是,西安封城的这些时间,癌症病人是怎么过来的?中风患者是怎么过来的?心梗病人是怎么过来的?这些事情,我们都不敢细想。我们吃过苦头,受过教训,付出重大代价,至今仍未醒悟。这说明我们社会环境里存在的一些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凡事不宜决绝过激。中医这个“中”字,就有守中、中和、不过度、不偏不倚的意思。我看过无数的名医古方,里面都有“谨守病机,不可造次”“慎之慎之”“中病即止,不滥伐无过”之类的说法。“中正平和”,就是要与病机相符,看准治疗时机,必须“中病即止”,切不可过度。中医里“从顺其宜”这个说法和原则,也就是以病人的感受为度,意思是“要让病人乐于接受”,才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所以说中医如果成为主流医学,绝不会出现封城事件。西医过分强调人为干预治疗的重要性,而中药疗法则在发挥人体正气抵御疾病之余,有一种顺从天命的淡然。而且疾病、病痛在中医的眼中是平等的,没有过度的差别;不会一个病毒感染者咳嗽几声全城紧张,出现几个感染者全国侧目,在我眼里这简直就是神经病。多少癌症等各类疾病患者,每天都大批的在沉默中痛苦的死去,他们的死就无人理会,连总体统计数字上个新闻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要这样厚此薄彼?再试想有一天,当人类的人工干预彻底无效的情况下,人类将会如何在自然中生存呢?

      有人说中医是前现代的产物,手法粗放,这样的说法极为无知,而且颠倒黑白。人体结构极为复杂,到目前为此,人类还不能够完全把握和认识人体这个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人工干预、人为调控,这才是盲目的、粗放的,这才容易招致恶果。当然,有人刻意将中医和现代医学完全对立,这也是走极端。具体病症具体对待,哪种治疗方法简、验、便、廉,药物伤害性小,我们就选哪种。但是,现代西医毕竟只有近200年的历史,还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中医完全可以补充现代医学之不足,甚至解决一些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患者群体有这个愿望,中医有这个能力。然而两年来,中医防疫在取得巨大成绩后,阵地一再缩小、优势一再萎缩,值得全中国、全社会深思。

       西医是研究疾病的医学,但也是商业医学,以赚钱为目的。医疗体制的商业化,使得很多时候医疗活动更多可能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医生的角色,也从救死扶伤被动走向了趋利而为。很多人都知道我免费治好了当年陕北少年申某的怪病,知道申某痛苦不堪回首的求医之路,曾经给我内心造成了很大震撼。难以理解,为什么五家医院,治不好这个病,然后花去27万后报病危?那还是在十几年前。如果治好也就罢了,但越治越重,最后双手一摊,说声“已经尽力,请办出院”,就宣告救治结束。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人们麻木地接受着,习以为常了。有人不知从哪看来的数据,说感染新冠的男性15%性功能受损,就非常紧张。稍微有点脑子就会知道,这是胡编的数据专门吓唬人的。把人吓住了,某些集团就更可以名正言顺地躺着赚钱。这还只是谣传,那些正式发布的西医的临床和数据,很多也都是在为医疗和医药开发拓展利益巨大的市场。自古以来,都是有病才治病。不能在健康人身上没病寻病,这和古往今来的医学精神都背道而驰。所以有的时候让人感觉,这已不是在防病,几乎是在寻病和造病。当然了,病越多,某些敌视中国的利益集团就越高兴。防病把人身体搞弱了,神经搞弱了,几乎就是在造病。少数几个人就能影响了几十上百万人。而中医自古以来“只求世上无疾苦,宁愿架上药生尘”,同时修身立德,对患者无高低贵贱之分,深切体谅病人苦楚,有博施救济的情怀,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的道德理念,“精”指医疗技术精湛;“诚”即诚心实意,忠于职业,以此取信于患者。

       那种导致呼吸衰竭的重症肺炎,已经罕见了。死亡率现在已是极低,且主要为有诸多基础病的老龄病弱人士死亡。就算没有新冠病毒,对于中国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冬季感冒一直以来都是老年群体的重要死因。就现在这样的杀伤力而言,让国人闻之色变的新冠病毒,已然与冬季发作的普通感冒的杀伤力无甚区别了。再说每年四季都有感冒,死的人也不少,不能统统认为是什么流行性温病。所以,没有必要紧张,不要没病查病,不要动辄全民检测。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男女老少、基因血型都各有不同,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这个阳性并不必然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有人根本就无症状,所以我认为过度检测是不妥的。人们往往拣了芝麻丢西瓜。就算是检测,就算是查病,也要看哪些是对人类伤害深重、流毒深远的罪魁,哪些只是普通的疾病。举例而言。我半生行医,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患者。从他们身上,我逐步认识到,好多小孩因为从小打吊针,出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用中医的理论来说,这就是滥用寒凉之法郁遏邪气,结果邪气未除,正气却反而遭遇扼制,患者的身体从此转为病魅显露、伏邪成巢的格局,从而出现一堆始料未及的后遗症。所以我遇到这样的患者,一定会当即说服家长,立即让孩子停药。经过中药治疗,孩子的病情一般都有好转,但这来来去去一折腾,孩子已经很虚弱了,我看在眼里,心里很难受。但多年以来,儿科一直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之一,每年冬天,儿科是抗生素使用最多的科室,这也是事实。这不仅是医疗资源浪费,也进一步导致小儿耐药水平迅速上升。小儿感冒是一种良性的疾病,是由风寒风热邪气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抗生素药物是抗菌药物,其实对邪气没什么作用,还容易造成孩子耳聋和肝肾损害,有的则对孩子骨质与血液有潜在损害。而且其副作用常在中老年之后才进一步显现。中国许多患有各种重病的青壮年患者,几乎都有过较长时间的抗生素、输液治疗史。药物是经肝、肾代谢的,有些药物对肝肾的毒性如此明显,而小儿对这类药物,当然更为敏感。血气能量,使身体处于良性循环中,身体能力足够了,自然会去处理所积存的问题,相当于企业营收开始大于开支,保持盈利的状态,就不用再紧张了。但人体内气血不足了,比如有些人卡痰不利,但气血充足之人,就能把病毒吐出来。没有气力的人,就将毒素堆积下来。然而,很多有气无力的国人,都是被从小服用的某些西药留下残害。再如转基因食品等日积月累,简直给一代人堆积了海量的毒。我甚至说过,你们要检测,不要在人身上检测,实在不行你们可以去检测我们吃的水果、蔬菜,去监测一下我们的饮食安全,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2014年的时候,有一位大医院的医生朋友也发现了问题,明确地告诉我,“现在平均100张处方,70张可能都开抗生素。”我听了大为震惊。这已经是全国都在滥用抗生素的局面了。我利用一切场合,对患者,对亲友,对媒体,逢人就说,不怕冷眼,不怕人笑,不厌其烦,口干舌燥,甚至一次次通过各行各业患者关系,给中央和地方的卫生部门写信,陈说抗生素的危害。从死亡率和严重程度看,抗生素的危害,是不是比新冠凶险阴毒得多?然而,却无人重视,无人追究,实在令人叹息。

       古语说: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医道治道,从来相通。西安快要解封了,希望有关部门在此时做一番“望闻问切”,辨证论治。我们这老一代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检验真理,该说的话就是要说。就未来的疫病防控来说,应当成立专门的机构,依据“未病先防”的理念,建立一支中医治疗传染病的人才队伍,同时开展中医相关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以期在未来新一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来之时,我们能应对得从容一些。中医,是将中医药学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结合最好的典范,对于解决临床疑难问题有重大功用,中国的老中医群体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中医还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要想成就上工伟业,就必须学会在不断实践中领悟,在反复临证中升华。“阴阳顺逆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中医同道,需要回返“上古天真”,炼真功,待战机,继绝学,扶苍生。(收稿时间:2022-01-19)

 

相关链接

 
  网友关注的专科专家

 王暴魁

 王辉武

 蒋国庆

 章立群

 李志新

 葛立宏

 邓辉

 金静愉

 林洪生

 李东平

 贾六金

 张沛霖

 朴炳奎

 陈信义

 魏日胞

 陈长怀

 吴光炯

 王坤根

 孙树椿

 孙良佐

 鲁大鹏

 武连仲

 刘宝厚

 丁书文

 俞光岩

 于西佼

 路瑞芳

 米子良

 毛德西

 陈晓勇

 邓飞龙

 张代钊

 王以玲

 刘劲松

 梁逸超

 童冠会
  网友关注的健康顾问

 尕藏久

 杨晋东

 左玉环

 雷虎成

 单晓春

 战泾燕

 阿旺洛

 杨凤明

 张军鸽

 王再贤

 郭宪章

 刘德臣

 黄震

 李佃贵

 刘金银

 刘执玉

 尹晓东

 朱文正

 聂文涛

 庞继军

 赵金柱

 秦瑞琳

 徐修信

 梁红旗

 薛应中

 彭作强

 鲁沿坪

 齐呈江

 张羽超

 刘明凯

 邓绍明

 王保辰

 李桂

 李振虎

 蒲正荣

 陈中玉
  网友推荐的健康顾问

 谭树保

 岱庆巴

 崔源水

 顾文忠

 管柳军

 李成耀

 龚鹏生

 王保辰

 尕藏久

 彭作强

 索旺

 张羽超

 张军鸽

 李立华

 鲁沿坪

 徐进

 卢静

 王和见

 郭宪章

 柳俊平

 阿旺洛

 蒋龙春

 李振虎

 庞继军

 杨景华

 王辉

 黄震

 王钟平

 刘明凯

 徐光亚

 武光良

 赵金柱

 倪新元

 彭观水

 杨荣松

 吴兰珠
  网友推荐的专科专家

 章立群

 路瑞芳

 鲁大鹏

 俞光岩

 于西佼

 王以玲

 李建军

 陈晓勇

 朱安龙

 童冠会

 梁逸超

 高如宏

 吴庆军

 王鸣军

 张代钊

 林洪生

 陈信义

 陈长怀

 蒋国庆

 李志新

 李家驹

 宋三泰

 朴炳奎

 李杰

 张西俭

 张沛霖

 武连仲

 毛德西

 吴光炯

 危北海

 魏日胞

 刘宝厚

 王辉武

 刘燕玲

 孙树椿

 郭剑华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未经受权请勿复制。

部分文字信息、图片来源于其它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