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国医网 www.gyw120.com !

    医生留言  |  手机客户端  |   

 

头条   有道

中医   中药

就医指南   健康顾问

专科专家   用药指南

妇科   男科   儿科   骨科   肝病   肾病   胃病

心脑   肿瘤   风湿   皮肤   肛肠   眼科   口腔

方剂   药典

疾病   症状

健康信息   医学园地   急救

药学园地   国医家园   保健

明医   传承

名家   视点

  肾病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科 > 肾病 > 肾病信息
 

注意!这些人容易得肾病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0-10 13:47:00
    近年来,门诊接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说到肾病,不少人会联想到肾虚、肾亏,甚至尿毒症。肾虚、肾亏的说法来自中医,西医所说的肾病比这个还要凶险,是指肾脏发生了器质和功能的改变,同时可能伴有腰酸、乏力、虚弱等中医所说的肾虚表现。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增高与什么有关呢?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1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临床上慢性肾脏病是指病史超过3个月,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IgA肾病(多见于年轻人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痛风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等肾病。这些疾病如果未能及时有效诊治,可导致病情恶化,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通俗来说,凡是存在肾损伤或肾功能减退3个月及以上的,都可视为慢性肾脏病。其中,肾损伤是指肾脏存在病理学异常,可通过尿检、血生化、肾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予以证实。比如,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大于30mg/g;尿中出现红细胞或白细胞管型(管型是尿液中的一种成分,白细胞管型代表着炎症或感染);影像学检查发现多囊肾、肾积水等;肾脏病理有肾小球、血管或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证据。肾功能减退则是指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一般是GFR<60mL/(min·1.73m2),当GFR<15mL/(min·1.73m2)时,已到了肾衰竭阶段。肾移植患者也属于慢性肾脏病患者。
    慢性肾脏病有“三高”“三低”的特点。“三高”是指发病率高、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高、病死率高,“三低”则是指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对伴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认知率低、防治率低。
    2 与食盐摄入过多有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30多年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从最近几年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到,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6.5%至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其中美国肾脏病患者已经超过2000万人,而得了肾病未去就医的人数远比在医院救治的患者多。我国学者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人。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呢?这跟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不健康及肥胖等有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一些共性的改变,比如,某些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盐等)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同时,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度高、睡眠不足,或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痛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增多,这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也“水涨船高”。
    首先,我们来说说食盐。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未必知道这“不好”还跟肾有关系。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可维持血液渗透压。但钠在人体内含量过高可引起血容量增加,体内组织间液增加导致浮肿,摄入盐过多,高血压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而高血压正是引起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次,感染也是肾病的重要诱因。临床上不乏因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引发肾病的病例,其他感染因素还有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此外,恶劣的外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可能引起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降低。长期习惯憋尿的人容易引起膀胱炎,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反流到输尿管和肾脏,可引发肾盂肾炎等。
    第三,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所致的药物性肾损害,也是肾病逐年增多的一个不可轻视的原因。很多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中草药中都含有解热镇痛、退热、利尿等药物成分,长期服用有肾脏毒性,对有些偏方、保健品、成分不明的药品,服用时更要提高警惕,尤其是过敏体质人群。
    此外,免疫介导的原发或继发性肾病也在增多。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病有IgA肾病、原发性膜性肾病等。继发性肾病有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肿瘤相关性肾病(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老年人(大于65岁)尤其是高龄老人(大于80岁),各个器官功能呈现退化趋势,使他们肾脏病患病率显著增高。
    3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警惕
    肾病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它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肾病可表现为泡沫尿、脚踝肿胀、眼睑浮肿、乏力腰酸、高血压、贫血、食欲下降等。但这些症状往往在肾病较重时才会出现,因缺乏特异性,常常被忽略,导致误诊。
    由于肾病较为隐匿,我们需要对肾脏给予“额外”关注。哪些人更要关注自己的肾脏呢?从临床情况来分析,下面这些人群属于肾脏病高危人群。
    高血压人群 长期患高血压可以造成肾小球缺血硬化,表现为夜尿增多,尿白蛋白排泄增加,严重时就会造成肾功能减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糖尿病患者 目前,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每年新进入透析的首要病因。患者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常有多种合并症,包括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定期检查尿白蛋白/肌酐,以便早期发现肾病征兆,早期干预。
    有慢性肾脏病家族史的人 有些肾病(如多囊肾)是可以遗传的,有家族聚集倾向。家族中有人患有肾病,自己要提高警惕,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超重和肥胖人群 肥胖真的不好,它不仅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还能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体重超标者一定要检查肾脏病的相关指标。
    有肝炎病史的人 肝炎可引起乙肝相关性肾炎、丙肝相关性肾炎,要注意筛查病毒复制、肝脏功能和尿常规。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体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引发相关疾病的肾病,如狼疮性肾炎等。
    有长期用药史的人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给予重视。如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氨基糖甙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以及某些减肥药等,都有可能造成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时间、大量服用这些药物要警惕肾功能损伤。
    有肾病病史或早产低体重者 有肾病病史,或因早产出生时低体重的人,在严重感染、药物过量或急性应激状态下,肾脏受损风险比正常人群要高。有肾结石或前列腺肥大、反复泌尿系感染、因梗阻出现肾盂积水的患者,也是肾病高危人群。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吸烟、大量饮酒、熬夜、高强度健身+大量蛋白粉、长期使用美白用品、频繁纹身和染发、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高尿酸血症,以及超过50岁且有多种疾病、有肿瘤病史的人,都有较高患肾脏病的风险。
    定期检查肾脏病的有关指标,是预防肾脏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尿常规筛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检查关注血肌酐、尿素氮指标;肾脏超声检查看是否有肾脏形态和结构的改变等。以上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考虑患有肾病,但明确具体病因还需要进行代谢、免疫、肿瘤等相关检查。(李月红  吕佳璇  李敏侠)
 

相关链接

 
  网友关注的专科专家

 王暴魁

 王辉武

 蒋国庆

 章立群

 李志新

 葛立宏

 邓辉

 金静愉

 林洪生

 李东平

 贾六金

 张沛霖

 朴炳奎

 陈信义

 魏日胞

 吴光炯

 王坤根

 陈长怀

 孙树椿

 鲁大鹏

 孙良佐

 武连仲

 刘宝厚

 丁书文

 于西佼

 俞光岩

 路瑞芳

 梁逸超

 米子良

 陈晓勇

 张代钊

 毛德西

 王以玲

 邓飞龙

 刘劲松

 童冠会
  网友关注的健康顾问

 尕藏久

 杨晋东

 左玉环

 雷虎成

 单晓春

 战泾燕

 杨凤明

 阿旺洛

 张军鸽

 王再贤

 郭宪章

 刘德臣

 黄震

 李佃贵

 王保辰

 刘金银

 赵金柱

 尹晓东

 刘执玉

 朱文正

 聂文涛

 庞继军

 秦瑞琳

 徐修信

 鲁沿坪

 薛应中

 梁红旗

 彭作强

 张羽超

 齐呈江

 刘明凯

 邓绍明

 李桂

 李振虎

 徐进

 蒲正荣
  网友推荐的健康顾问

 谭树保

 岱庆巴

 崔源水

 顾文忠

 管柳军

 李成耀

 龚鹏生

 王保辰

 尕藏久

 彭作强

 索旺

 张羽超

 张军鸽

 李立华

 鲁沿坪

 徐进

 卢静

 王和见

 郭宪章

 柳俊平

 阿旺洛

 蒋龙春

 李振虎

 庞继军

 杨景华

 王辉

 黄震

 王钟平

 刘明凯

 徐光亚

 武光良

 赵金柱

 倪新元

 彭观水

 杨荣松

 吴兰珠
  网友推荐的专科专家

 章立群

 路瑞芳

 鲁大鹏

 俞光岩

 于西佼

 王以玲

 李建军

 陈晓勇

 朱安龙

 童冠会

 梁逸超

 高如宏

 吴庆军

 王鸣军

 张代钊

 林洪生

 陈信义

 陈长怀

 蒋国庆

 李志新

 李家驹

 宋三泰

 朴炳奎

 李杰

 张西俭

 张沛霖

 武连仲

 毛德西

 吴光炯

 危北海

 魏日胞

 刘宝厚

 王辉武

 刘燕玲

 孙树椿

 郭剑华

网站首页 | 网站简介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 医生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2009-2024 www.gyw12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备090740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24

国医网法律顾问:王旭 律师

声明:国医网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所载药方请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使用。

网站力求原创,源码已申请著作权,未经受权请勿复制。

部分文字信息、图片来源于其它互联网,若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及时删除。